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henzhen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henzhen. Show all posts

Sunday, 12 April 2009

Splendid China

錦繡中華

錦繡中華把中國所有的民族和文化精髓匯集在這麼的一個主題公園。在這公園裡,的確可以看見許多濃縮版的中國民族文化。不過,置身在這公園裡,喜氣洋洋,卻相似在慶祝著一個農曆新年。

我在錦繡中華結束了這一趟深圳之旅。或許還有那麼的一天,舊地重遊。







Saturday, 11 April 2009

Shenzhen Mangrove Coastal Ecological Park


紅樹林

深圳市紅樹林海濱生態公園建於1999年,2000年12月正式向公眾開放,總面積約21公頃。這公園不是很特別,我卻聯想到檳威大橋橋下的紅樹林,我們的紅樹林也是否應該受到保護?

深圳市紅樹林海濱生態公園

紅樹林位於深圳灣北東岸深圳河口的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,面積368公頃,是中國唯一位於市區,面積最小的自然保護區,也被國外生態專家稱為“袖珍型的保護區”。每年有白琴鷺、黑嘴鷗、小青腳鷸等189種、上10萬隻候鳥南遷於此歇腳或過冬。保護區內除紅樹林植物群落外,還有其他55種植物,千姿百態。它是深圳市區內的一條綠色長廊,背靠美麗寬廣的濱海大道,與濱海生態公園連城一體,面向碧波蕩漾的深圳灣,不僅是鳥類棲息嬉戲的天堂、植物的王國,也是人們踏青、賞鳥、觀海、體驗自然風情的好去處。

1984年,深圳福田紅樹林保護區正式創建,當時的總面積為304公頃。只有一條老路通到這裡,當地的漁民在這裡利用沿襲下來的基圍魚塘養魚,然後就是大片大片的天然紅樹林、果園和其他天然林。 1986年,世界野生生物(國際)基金會主席、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,在英女王訪華時,特意南下深圳,登上紅樹林的觀鳥亭,飽覽深圳灣濕地風光。丹麥野生生物基金會主席、丹麥女王的丈夫亨里克親王也曾於1989年,興致勃勃地到此觀鳥,並將紅樹林稱為“綠色明珠”。

深圳紅樹林可以說是盛名遠播,現在來深圳的海內外遊客,都要去海濱生態公園看看沿海岸逶迤的紅樹林、在此越冬的數万只水鳥翔集的壯觀場面。紅樹林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一水相隔,共同構成了具有國際意義的深圳灣濕地生態系統,也成為深港邊界上最具特色的風景線。

Dongmen East Gate

渺無人踪

東門的街角里,阿公拉著無人懂的粵曲,二胡越拉越淒涼,試著尋找路人的憐憫。路上的人影依然來去匆匆,是人心叵測的社會?還是城市人情淡薄?阿公的世界有點渺無人踪,在這個夜晚裡,或許這天氣有點寒冷。

東門

東門早於明朝中後期,已經成為該處方圓數十里範圍的主要墟市,在歷史上也曾被稱為老街及羅湖舊城。隨著深圳經濟特區的成立,東門墟逐漸被改做成為一個現代化的購物區。

東門是一條步行街,商品琳瑯滿目,是年輕人購物的地方。這裡售賣很多仿冒品,我的耐克,諾基亞還有尼康頓時在這裡變得真假分不清楚。不過,這裡還是許多人享受購物樂趣的天堂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Friday, 10 April 2009

Window of The World


周遊列國


世界之窗佔地48萬平方米,主要是弘揚世界精華,匯集全球主要名勝景點,縮影世界六大洲。我不敢說它是文化旅遊景點,它卻擁有著教育世界地理的作用。說好要弘揚世界,這公園的矛盾本來就是存在的。

原以為我會對著這些仿造品哭笑不得,不過回頭想想,如此龐大的工程,怎能說建就建,它一定經過規劃,市場調查,諮詢等過程。

然而當我走進公園裡,仔細觀察它的規劃與發展,我深深體會到這規劃與發展跟深圳人嚮往走向世界息息相關。

爭議與矛盾依然,不過世界之窗卻可以快速遊覽世界,體會小人國的滋味。世界之窗不算太差,或許,在這裡,就可以快速周遊列國,滿足環遊世界的夢想。



Wednesday, 8 April 2009

Miniature of Italia


假意大利

嘗試空幻想,讓自己置身在異國空間,然後遊覽威尼斯,朝聖梵蒂岡... 在這仿製品,我找不到神聖梵蒂岡,也無法找到綺麗威尼斯。在這仿製意大利的模型裡,決定答應自己要到真正的意大利走過一趟。







Tuesday, 7 April 2009

Shenzhen no Torii


鳥居

鳥居是日本的牌坊,屬於神社的建築,神道教的遺產。它被視為世俗與神域的結界。天神有多遙遠,越過鳥居是否就會來到了神域的世界?我想,鳥居讓世人記憶著東洋有個大和。在世界之窗裡,我看見了深圳的鳥居。我想,這鳥居在華夏述說著大和,然而我也看見,華夏的土地裡也包容了大和。


Sunday, 5 April 2009

Tour Eiffel de la Chine

中國艾菲爾

我想,艾菲爾鐵塔是為了世界博覽會而建立的建築物。當年它標誌著法國巴黎走向世界。世博以後,艾菲爾鐵塔沒有被拆除,反而成為最象徵法國的地標。

我在深圳的世界之窗遇見了最象徵法國的地標。這個仿製品比起真正的埃菲爾鐵塔還矮了三分之二。我想,這個屬於世界之窗的埃菲爾鐵塔,它不是為了世博而建的,它也不只純粹想要吸引中國遊客。然而,它卻可能隱藏了另一個意義,那可能是標誌著中國人民嚮往走向世界的期許。

我以為艾菲爾塔也只能在法國巴黎才能看見。然而,在中國經濟奇葩的城市裡,我遇見了中國版的埃菲爾,我看見了中國人民嚮往與國際接軌的那一面。